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芊芊细语

白桦林里风吹过......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一棹扁舟一棹春之:《红楼》里边可有梦?  

2013-04-09 11:11:31|  分类: 感悟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八月小情趣之二:细数红楼情结 - 2009 云卷云舒 - 2009 云卷云舒的博客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上小学时,我同学一半是山大子弟。山西大学有啥活动,我们会第一时间知道。比如周末在大操场演电影《红楼梦》。

周六放学后,跟着同学去了,眼巴巴地在操场等到天黑,等到电影开演。是戏剧电影,咿咿呀呀好听的越剧,漂亮的演员和戏服吸引了我,黛玉孤零零地死在潇湘馆,也吓着了我,我在底下哭得稀里哗啦,旁边有同学。新一周上课,我看《红楼梦》哭的事被全班每一个人知道了。几十年后再相遇他们还开玩笑:小时候看《红楼梦》就流泪,有文学细胞!

看《红楼梦》不由自主地掉眼泪是上中学后。暑假,很热、很毒的太阳,光线透过竹帘子斑斑驳驳照进家里,午后躺在铺着凉席的床上读《红楼梦》,看到林黛玉气息奄奄,身边唯有紫鹃,黛玉嘱咐紫鹃端过火盆,用尽全身力气,撕扯手中丝帕,扔进火中,直着脖子连喊:宝玉、宝玉、你好….....然后气绝身亡;另一处院落,宝玉和宝钗的婚礼在热热闹闹地举行,贾府上下红灯高照,贾家老小喜气洋洋……眼泪顺着眼角流下,流过耳朵、流到腮边,流进嘴里,咸的……那是替黛玉委屈的哭。一个冰雪聪明、才气横溢的女孩,一个向往着爱和被爱的女孩,一个失去爹娘寄人篱下的女孩…...

参加工作后,第一个月领到工资20.6元。当时纯文学书籍不好买,委托有一手出色修车技术,与新华书店有业务来往的师傅去书库买回四大名著。师傅把厚厚的四套书递给我,不解的问:“买这些书干啥?”师傅有技术但文化低,他的问题我也回答不好,就是心里想拥有。因为上学时老师说过,那些书值得读。

买回来粗粗翻过,关注情节多领悟内涵少。何况那个年代,银幕、戏剧、舞台、读物都在慷慨激昂。慷慨激昂整整十年,这类儿女情长的书不吃香。。

78年春节,电影《红楼梦》解禁。邻居家墙上也张贴起年画《黛玉葬花》,画面上黛玉一袭白裙,荷把锄头,锄头上挂个小花篮,嗔怨尽在眉目之间,痴迷迷地看个不够。怀着对美的期盼,一年最冷的腊月,地上有厚厚的雪和冰,拷贝少影院只能轮流放映。等我们看时时间已到晚上11点,地点“五一”电影院。怀着孕,脚和腿还是肿的。依旧毫不犹豫地买票进去坐下,只为了看看童年时看过的林黛玉。为了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”那好听的越剧唱腔,看完已近临晨。第二天一早,住同院的嫂子呵斥我:“夜半三更真有精神,也不看看自己是啥情况?”管他啥情况,反正抢在前边看了,心里美着呢。

读电大,老师讲到《红楼梦》,从社会背景到人物性格、艺术特点有条有理的分析,更多是为了应付考试。

一九八七年。电视剧《红楼梦》上演,每天晚上演两集,我会对着书再读那一段。可爱的不止有林黛玉啊!大观园里的女儿哪个不可爱,冰雪聪明、巧笑倩兮。你看不会做诗的王熙凤开口就是:“一夜北风紧…..。”会作诗的黛玉和湘云在中秋夜,躲开众人,在凹晶馆写下:“寒塘渡飞鹤。冷月葬诗魂”。俏丽的晴雯夜补孔雀裘,精明的探春当家、贤惠的平儿忍辱负重,见多识广的宝琴,冷面美女妙玉,作画的惜春、 这些水灵灵的女孩实实在在各个都是曹雪芹的最爱,曹公以文字为其命运或哭或笑!

2004年,送孩子去北京学法语,周日去看望住在香山空军干休所的舅妈。舅妈说:“不远就是植物园桃花正盛开,你们一起去看看!”末代皇帝在植物园劳动过,里边还有全国最大的卧佛,要去看看。园里景色果然有魅力,更大意外是,曹雪芹故居也在这里。一处院落,几间草房,白色粉墙上有他留下的字迹。用毛笔写的。油灯、炊具,一点点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看过去,心里不住感叹:红楼梦就是在这里写的呀!

曹雪芹写《红楼梦》整整写了十三年,最落魄的时候,需要举债赊粥。他说:“满纸荒唐言、一把辛酸泪,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”。他说:“世事洞明皆学问、人情练达即文章”,社会这个大学一辈子也学不完。他写《好了歌》,告诫我们:功名、利禄、儿女情长......世间一切的一切“好就是了,了就是好”。曾经大富大贵的曹雪芹落魄后回味平生,看透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,写出力透纸背的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。他用苍凉的语言为那个腐朽的社会敲响丧钟!

如今把《红楼梦》拍成电视剧,拍成电影,百家讲坛也一遍一遍地讲,是一种普及,更多像一场闹剧。因为电影电视越拍越离谱,越讲越搞笑。不仅人物形象相差甚远,连剧情也七改八改。曹雪芹若地下有知会气的站起来。可细想想也不奇怪,如今认真读红楼的人有几个?大多为了猎奇,大多沉醉戏说,大多是为了赚人气提高收视率。

 年轻时,我们曾经那么单纯、那么憧憬,有过那么多那么多的梦!岁月磨砺后再读《红楼梦》,才知道《红楼梦》让人梦醒。

《红楼梦》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,能一点点读懂,也算不白活。

 

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88)| 评论(8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